莫开伟 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
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2020年中国GDP为1015986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.3%;同时工农业生产都保持一定增长态势,社会就业形势稳定,城乡居民收入增长。总之,2020年中国经济好于预期,给国人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。
这个信息消除了全社会对2020年中国经济存在的广泛担忧。且中国经济呈现正增长,也显示出了重大社会经济意义。对于全球来说,受到疫情严重影响仍能止住经济下滑步伐并保持经济增长,这显示中国制度的无比优势性以及党中央对经济全局的驾驭能力。
中国经济突破100万亿元,意味着我国经济实力、科技实力、综合国力又跃上一个新的大台阶。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,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标志性意义。
然而,尽管我国经济走过了艰难的2020年,并取得好于预期的效果,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,但我们不能就此沾沾自喜,更不能由此而骄傲自满,因为我国仍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,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,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还比较大,创新能力仍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。同时,目前中国乃至全球疫情出现反扑,未来经济发展仍充满各种不确定性。尤其就当前中国而言,经济稳定增长依然存在不少亟待突破的瓶颈。
从当前全国居民消费景气看,总体有所回升,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较大,对建立内循环经济总体不利。国家统计局此次公布我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,比上年下降3.9%,属于比较合理的状况,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9119亿元,占比则高达86.51%,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2862亿元,占比仅为13.49%,这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反映的社会消费现实是极其不合理的。目前农村人口由于打工、向城镇迁徙等因素,人口虽大幅减少,但至少不会比城里人少,农村商品消费能力之低可见一斑。如果这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格局不改观,要拉动新的内需困难重重。
从当前居民收入看,总体上有所提高,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,对提升我国居民总体消费能力不利。国家统计局此次公布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,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。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高达43834元,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7131元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2.56,比上年缩小0.08。也就是说,从数据上看,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近3倍,且缩小的幅度太小。如果这个收入差距状况不尽快改观,农村居民想消费而没有能力消费,必然会拖累国家整个内需计划的实现。
从当前投资情况看,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回升,但投资总体结构并没有从根本上优化,对经济增长的有效性不足。此次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518907亿元,比上年增长2.9%。除了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.5%和9.1%之外,其中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仅0.9%,制造业投资下降2.2%,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则高达7.0%。这表明在当前经济增长并不景气,各项社会基础投资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,房地产投资仍保持高速增长。很明显,这种投资结构并不利于中国经济未来持续稳定增长,如果大量社会资金仍向房地产聚集的话,不仅会吹大房地产泡沫,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和整个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。
由此,在今年或未来更长时间内,中国经济要走出低谷,尽快回到正常增长区间,并顺利实现经济内、外循环格局,首要任务还是想办法改善农民收入状况。采取必要措施支持农村产业发展,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,大幅增长农村居民收入,为激发内需活力奠定坚实基础。同时,要让中国经济真正摆脱房地产的控制,还应对房地产采取更加严厉的调控措施,尤其是防止银行信贷资金通过各种暗道流入房地产领域。搞好银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监管,引导银行信贷资金及社会信贷资金加速流向实体经济、流向最能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领域,为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蓄积动能。 |